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讲座

【学科前沿讲座】冯应谦:抖音与创意工作者

时间:2020-05-12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1274



抖音与创意工作者:数字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香港中文大学冯应谦教授做客“暨南云讲坛”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个新型媒介平台,有着诸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和话题,伴随着抖音的火爆,与抖音相关的文化现象也成为学者们日益关注的议题。424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联席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应谦教授应邀做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暨南云讲坛”,通过腾讯会议云讲座的方式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抖音与创意工作者》(Tik Tok and Creative tabor)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张潇潇老师担纲学术主持,暨南大学新媒体文化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一果教授等也参与了此次讲座。



通过对抖音的参与式观察,冯教授发现抖音平台与国内外的视频网站平台如Netflixb站存在着几点差异:一方面,其视频内容从以往的正式严肃的风格中跳脱出来,呈现出故事性、娱乐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抖音平台大多都为UGC模式(用户生产内容)而非公司盈利型;再者,粉丝(fans)会追随某些特定的内容生产者加入到内容生产当中,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

尽管这种时尚、新型的美学并不被所有人轻易接收,但冯教授认为抖音短视频作为一个年轻化的平台,已经在纯娱乐的功能外逐步发展出了与社会多行业、多方位相连接的多功能实用型平台。对于这一种年轻人日常交流、消费和娱乐的方式,他表示需要在批评视角之外,以一种更为理解与包容的眼光看待抖音平台的内容生产,去寻找它对青年群体的意义。

 

“创意劳工”:新人类的诞生

 

以往的短视频研究,大多以“网红主播”“内容”等角度来进行探讨,冯教授抓住当下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范围内文化研究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以“创意劳工”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他看来,“创意劳工”作为一个新概念,不仅不是一个完全负面的内容,反而代表了一种新人类的出现:他们拥有着新的生活形态、审美趣味、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理解。

冯教授将那些参与抖音短视频内容生产的人称为“创意工作者”或者“创意劳工”。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区别于传统行业的劳工,“创意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内容创作,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不断创造着社会价值。

一方面,从行业视角来看,以YouTube为代表的内容生产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在这项创意产业中工作的人可以被界定为“创意工作者”;同时,这些视频不同于传统的内容生产形式,是具备文化创意性质的工作;另一方面,劳工的生产力伴随着创意的过程得到了释放,参与者实际上参与了生产和制作视频的工作,通过这项劳动,他们也取得了实际收益,因此他们可以被称为“创意工作者”。

抖音平台的短视频是国内创意工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与YouTube的比较分析后,冯教授最终确定从“创意劳工”的视角对抖音平台和抖音内容的文化工作者展开文化研究。

为此,冯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还成立了“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带领学术团队开展新媒介环境下的“创意劳工”“数字劳工”等当代数字创意文化现象的研究。他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研究方法上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指出当前国内外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鼓励大家跳出“一定要做定性/定量研究”的桎梏,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合作研究课题。

 

短视平台:作为时尚青年的交流工具

 

讲座中,冯教授详细梳理了有关短视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他分享了2017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数据通过对1000个年轻人进行访问,发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YouTuber是年轻人最渴望的职业;68%的“千禧一代”在YouTube上尝试过某个产品或品牌创意生产,而这一数据在电视领域只有48%。这意味着传统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式微,而新型媒体的重要性正在扩散。

冯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关于短视频的研究主要侧重关注其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从用户心理、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等角度着手进行负面的批评。例如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角出发,关注互联网社交空间的殖民化和工业化、参与中的虚假自由和民主等问题。这种精英主义的批判色彩立场在日益兴盛的短视频文化研究中不再是“一家独大”,他希望采取与批判研究不同的视角,从数字劳工的积极能动性出发,对抖音平台展开实证的、质化的文化研究。

“批判视角”认为数字劳工是无偿劳动的,他们是被性别、阶级、种族和国族所区分的群体,处于被动的剥削地位,内容生产也偏向于情绪化、非理性。冯教授从研究者的视角跳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份进行研究,认为“创意工作者”是理性和感性并行的存在。他们投身抖音平台的创意工作并非纯粹为了工作,这种创意劳动拥有更高的灵活性,生产的内容也更多元化与自由化。在这里,内容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成为连接(contact)的一种方式,通过UGC的方式,“创意劳工”们获得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内心渴望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正是通过“表演劳动”实现的。

 

抖音文化研究如何展开?

 

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冯教授围绕着“为什么抖音成为创意工作者中流行的数字平台?”“‘短视频’是如何满足创意工作者的欲望?”“新型数字创意领域在未来社会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三个问题,率领他的团队采用大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展开了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学术研究。

团队选取抖音平台十大领域中的121234个粉丝过万的内容生产者进行大数据分析。再从中抽取2375个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状态、收入情况、职业满意度、生活质量,生活变化等方面。同时还对50名内容生产者进行了个人经历、情感和故事等内容的访谈,整理了一份15万字的“访谈记录”。研究数据表明,121234名创意工作者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性别比例差异不大。在2375名受访者中,56%的人年龄在18岁至30岁之间,37%的人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

冯教授分享了研究过程中几个抖音用户的案例,指出抖音创意劳动者的劳动并不只是为了获取报酬,更在于与他人连接与互动时产生的信任感和自我价值认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抖音“创意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高,对工作平台的满意度也更加积极。除此之外,抖音创意劳动对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会更加积极,对抖音的满意度主要来自我价值实现、分享知识、帮助别人和平台本身的创新文化实践等方面。

 

数字媒介时代的“新职业”

冯教授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意劳动者”通过创意劳动实现了自身多方面的满足,主要包括:经济资本(获得实际收入)、符号资本(自我身份表达)、文化资本(知识输入和输出)和社交资本(粉丝群体的社交连接)。

不同于以往研究对媒体文化工业一贯持有的批判态度,冯教授认为,在注意力经济的逻辑中,从事抖音内容生产的“创意工作者”并不是没有收入的、被资本剥削的“数字劳工”。在抖音平台上,用户不仅能够得到“物质性满足”,还能够得到“非物质性满足”。创意劳动者通过表演劳动去实现身份认同与自我满足,通过创造与分享实现与他人的连接与聚合。创意劳动者由此成为一种新的职业,甚至成为当代青年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在谈到短视频平台所扮演的角色时,冯老师认为,“短视频平台”是孵化创意劳动者的新型创意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创意劳动者能够增加符号、经济、文化和社交等四种资本。短视频平台提供了一种与现实不同但优于现实的新生活状态和新生活方式,在当代中国激烈竞争性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场所中,短视频平台为创意劳动者在赛博空间提供了一个“暂时的舒适区”。在这个平台上,“数字劳工”从事创意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某种个人或社会理想。

讲座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参与“暨大云讲座”的师生还与冯教授就“抖音短视频和Youtube带来的‘连接感’和‘assemblage’的特殊性在哪里呢?”“抖音是否会引发一轮新的审美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友好的互动,冯教授认真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与大家一切深入探讨抖音与YouTube在构建“连接感”方面的差异、抖音的生产模式、抖音与审美文化、抖音与数字劳工、抖音中的个人和群体身份区隔等问题。

最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一果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冯应谦教授从“创意劳工”/“数字劳工”的视角研究抖音平台,为当代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也意味着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为当代文化研究特别是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潜在空间。曾一果教授还指出,从冯教授的学术演讲来看,在新兴的网络公司所提供的创意内容平台与在传统工厂生活已经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像冯老师所说的“创意劳动者”正在将人从“传统工厂”空间中解放出来,对于这些“创意劳动者”,学者们应该从文化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学等视角做更多的观察和研究。

 

  (李淑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