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讲座

【学科前沿讲座】从数字到文字——人类传播的信息考古学

时间:2020-10-16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378

 529日,著名学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陈卫星教授邀作客第暨南云讲坛,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题为《从数字到文字——人类传播的信息考古学》云讲座,来自全国各地300名师生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晋升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尤瓦尔·赫拉利曾在其作品中对文明史观提出了全新的命题,他认为,人类重新认识人类文明的几个节点分别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以及科技革命。本次讲座中,陈卫星教授以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作为切入点,展开了此次讲座内容,对人类传播历史进行了“信息考古”。

这次讲座围绕着三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文化技术从何开始,讨论文字文化的来龙去脉以及在中外文明史上的发展差异。第二个命题是考证文字起源的物质基础,从现在的文化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出发,证明文字符号及其前身的起源其实是基于物质生产的社会管理,由此把信息手段纳入制度框架,物质交往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第三个命题是论证文字的文本化是人类信息传播的革命性开端,探讨文本的功能性意义,比如能够跨时空分析和储存信息,产生商品交易和行政管理,最后对人类的创造性表达提供技术处理的各种便利,使之成为真正有思维的主体。

 

    最后,陈卫星教授将视野回归到当下,指出视频化符号正在成为“观念的培养器”,短视频平台场域中同样存在着“想象的秩序竞争”。他总结道,文字的出现使人的记忆向知识储存转换,成为人类的外在化系数,让人类的信息传递打破时空局限,冲破语义空间的隔阂,推动新智能技术的发明。体现读写文化特征的语言传播活动与书写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正是通过书写,知识方能独立于叙事者和受众的社会互动而被记录和传播,充分呈现可能产生的逻辑上的不一致性与矛盾性,营造批判的意象和批评的条件,在扩展社会主体思维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叙事的可能性。

 

    在讲座的尾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晋升教授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表示,陈卫星教授的演讲看似以文字为主题,实际上不仅研究了书写的文字,还为研究短视频等新的传播形态提出了新思路,而这也是陈卫星老师《传播的观念》思想的延续。人类创造了技术,技术也会影响人,改变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相应地,为人类所创造的文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技术也在为人类想象赋能,为人类构建新的想象世界,并充实人类的观念与话语。张晋升教授还强调,陈卫星老师的讲座不仅着眼于信息考古,而且此次讲座也关切现实,提醒人们要关注现今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热门新传播形态如何重构人的想象、带来与以往信息消费不同的体验。

    随后,同学们就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与陈卫星教授开展了互动交流,陈卫星教授就同学们所提出的“如何看待符号的现代性到视觉的后现代性”“视频创作时代应如何研究视觉”“UGC视频创作中,历史叙事中的个人记忆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解答。通过围绕文字展开的“信息考古学”,陈卫星教授深邃的学术思想和新颖的学术观点让来自全国的300多名学生美美地享受了一场思想盛宴和学术大餐。

                                                        (陈沭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