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文科建设教学研讨会暨“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时间:2021-09-18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988


2021916日下午,我院新文科建设教学研讨会暨“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第二文科楼516举行,来自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新文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暨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熊卫华到会并致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主持,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和暨南大学新闻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教授先后做主题报告,教务处研究科李伟老师列席会议,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教师与会。

支庭荣院长指出,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响应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厘清思路、凝聚共识,推进新文科建设,全面提升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能力,此时开展新文科建设大讨论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熊卫华主任

支庭荣院长

熊卫华主任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需要先思考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什么,即课程思政不是发现和发明而是重申和强调、不是策略而是观念、不是随机行为而是行为模式、不是思政课模式而是专业教学乘以思政实现两者合根,亦是提高专业教师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此外,熊卫华主任分析新文科之“新”,体现在由个体性到社会性、由单一到跨界和交叉、由固定思维到成长思维。要做好课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设,重点在于三个字:“融、跨、整”,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化发展、加强跨文化视角、整合各方资源,谱写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在揭牌仪式上,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本科生院熊卫华主任、暨南大学出版社张晋升社长,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杨先顺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党委书记刘涛、党委副书记张建敏、学校教务处李伟老师,共同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谢幼如教授和刘涛教授分别就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的融合之路发表主题演讲,围绕新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等专业问题,同与会学者充分交流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谢幼如教授主要围绕以下建设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在一流本科课程的目标要求下,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就是要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就是要求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则是一定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努力克服解决。此外,要做到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涵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并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上,要从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下功夫。通过分享《财经学》《新闻编辑学》《公共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思政设计案例,生动翔实的指明各项设计的着力点,并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宪法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方面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期待教师们充分投入,精益求精。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方面,第一,要紧抓课程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并从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信息素养、教学创新和道德情操多方面打造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师胜任力;第二,要有效开发利用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建设,充分掌握在线学习平台、在线虚拟学习平台、专业在线学习平台,积极利用在线直播工具、在线互动讨论工具以及其他工具;第三,要加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校内外教学基地。

谢幼如教授最后指出,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就是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打造新文科一流课程建设,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媒体生产传播,以创新管理为保障,形成一体化新闻传播管理创新。

谢幼如教授

刘涛教授

刘涛教授指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做好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面临三大痛点:一是课程思政痛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专业教育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需解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如何融入教学体系的问题;二是教学设计痛点,从传统新闻到融合新闻,推动知识融合,培养融合新闻人才是大势所趋,需解决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融合思维的问题;三是要考虑如何通过机制创新保障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努力打造全场景课程思政。包括融入四大学习空间:课堂空间、线上空间、特训空间、实践空间,融入五大课程形态: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课程,融入六大教学环节:内容设计、资源建设、教学组织、课堂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评价,融入三大目标体系: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

其次,为做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学设计思路,创建了新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四维融合”模式,从文理融合、新旧融合、内外融合、知行融合这四个维度出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全媒型、创新型、专家型人才。同时,努力建成有体系的专业课程群,学院开设的MOOC线上课程,《新媒体文化十二讲》和《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翻转+直播+实训”三维互动逻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此外,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实践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多学科、多领域、多形式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疫情期间,融合新闻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制作完成了六款“抗疫”新闻游戏,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讲述新闻故事、传递疫情相关的知识。

刘涛教授最后指出,为通过机制创新保障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院特别强调开发、建设和维护“四大教学空间”——课堂空间、线上空间、特训空间和实践空间。就特训空间而言,学院创设了“传媒领袖讲习班”“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功能游戏训练营”“数据分析应用特训营”等多个实践训练营。就实践空间而言,学院打造了“县级融媒体调研基地”、“马新观教育实践基地”、“我行我动”和“我是记者”为代表的经典实践品牌活动。此外,学院成立声海工作室,以声音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围绕党史红色文化、全球热点事件等制作系列音频作品,上线在荔枝、喜马拉雅、知书等平台,在境内外进行传播。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集中体现了我院教师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教育精神,我院深入推进产教、科教融合,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展示了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围绕学术发展前沿展开的丰富的探索成果,这将进一步助推我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