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党建

重温校史,坚定前行——记本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参观校史馆活动

时间:2022-09-08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85



  为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厚植研究生爱国爱校情怀。8月31日下午,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组织2022级研究生新生参观暨南大学校史馆。在讲解员的细致动情的讲述下,新生们重温了百年暨南的风雨历程,对学校历史及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百年风雨路 历久志弥坚

  讲解员带领同学们来到了二楼的百年校史展厅,观看近千张真实历史图片和珍贵实物,深入了解暨南大学的发展历程。

  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允许“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处侨民”回南京读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经过筹备,在南京鼓楼南薛家巷创办了暨南学堂,专门招收华侨子弟。1907年暨南学堂正式开学,191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1923年,为了适应学生的增多并创建大学部,暨南学校迁往上海真如。1927年又扩充为当时唯一的华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抗战时期又迁往福建建阳。1946年再次迁回上海,1949年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合并。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1970年至1978年经历八年停办,1978年再度复办。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至1988年,侨属子弟已占暨大学生人数的90%。1996年,暨南大学进入国家“211”重点建设行列,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暨南”两字出自《尚书·禹贡》篇,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传播于五洲四海去。

  在学校的建校史中,是这样一批风云人物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周建人、梁实秋、沈从文、夏衍……他们的文字深刻有力,入木三分,把理想信念传遍近现代中国,将传统文化播撒开来。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听着一个个传奇的经历,用心观摩着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和一件件意义非凡的展品。峥嵘岁月被凝固在照片和展品中,但历史的车轮却仍滚滚向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子,将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承担着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扬侨校之光,创一流高校

  百余年前,暨南大学从南京走来,而后兴起于上海,并延续在福建、扎根,最后壮大于南粤大地。如今,学校已经形成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桥头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大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回答时代命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青春的力量。

  历史记录沧桑,岁月洗尽铅华,“华侨最高学府”在一次次中重生壮大,前有革命志士、文人墨客,如今还有奥运健儿、亚洲飞人,同学们也将不断拼搏、奋勇争先,传承暨南精神,谱写新时代暨南学子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