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党建

师说新语 | 施畅:“修炼”是内卷时代个体的共同命运

时间:2022-09-27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53
图片


施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和影视艺术;暨南杰出青年学者(第二层次);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在人生分岔口敢于冒险

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施畅记忆深刻的还是命运岔路口上的“惊险一跃”。就求学道路而言,他本硕读的都是中文系,后来“放手一搏”读了新闻传播学的博士。从现代文学、古代汉语跨越至新闻传播、影视艺术,他闯入一片全新的领域,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冒险”。

图片

本科期间的新生辩论赛(右一)  

正如施畅在关于“互动叙事”的论文中所言,每个人都在命运的迷宫里经历一个又一个惊险岔路口,但他始终愿意“敞开自己”,去拥抱那些未知却孕育开放性的时刻。

图片

施畅公派留学纽约期间参加圣派翠克节

敢于冒险的人生哲学深刻体现在他的访学经历中。在纽约求学期间,他有空就浸泡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作为博物馆的导览者,他不断探索知识的边界,无论是埃及神庙里的藏品,还是印象派宝库里莫奈、德加、塞尚的旷世杰作,都激活了他天马行空的人文思考与艺术活力。图片

施畅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全国总决赛现场(右一)

施畅在影视艺术的世界里游弋,努力攀登学术研究的新高度。他在跨媒介叙事、新媒介电影及视觉文化领域颇有建树,并于近期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转向国际传播领域,考察国际传播与影视艺术的交叉地带。 

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他给自己微信起名“热心网友常师傅”。他解释道:“在复旦广电系,我们布景、打光、摄影、摄像,手提肩扛,奔波干活,久而久之,我干脆称自己为‘常师傅’。”施畅有仰望星空的学术追求,更有脚踏实地的教学耕耘。

图片

施畅表演照(左一)

20级网新专业同学韦杉透露:“认识施畅老师,是在社会学概论的课堂上。直到现在,我仍然深受这门课的影响。他对社会问题的剖析紧贴时代脉搏,引导我们走进人文社科的世界。与此同时,非虚构写作和小宇宙播客的‘双重法宝’使我看到了原本不易察觉的社会层面,在课堂之外丰富着我的见闻。在施老师的鼓励下,我成功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非虚构文章。在未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勇于探索、坚持创作。

图片

施畅给广播电视(艺术)专硕研究生上课

同时,他也为广大学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辅导贡献力量。基于学院“朋辈分享会”的良好基础,施畅指导学生团队打造求职就业类原创播客《朋贝FM》,全网收听量达10w+,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突破5000人。该播客通过朋辈分享的方式,推动解决港澳台侨青年在大陆求学深造、职业发展等痛点问题,旨在促进湾区青年成长与国家战略发展同频共振。项目不仅入选小宇宙“宇宙新星榜”,更荣获“挑战杯”校赛银奖。

图片

参加暨南大学新任教师教学竞赛决赛

他努力为学生实践项目注入新元素,包括互动叙事、功能游戏、故事世界等。施畅表示,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探索故事世界,不仅仅是因为对故事的好奇,更是渴望代入特定故事世界中的特定群体或人物,借此找寻、重建某种身份认同。

图片

赴北京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右二)

“互动叙事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这是一种新的叙事形态。”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后浪互动故事实验室项目的指导老师之一,他不断践行这个思路。这些互动故事作品寓教于乐,通过互动叙事来探讨社会议题,传播正能量。他鼓励新传专业的同学动手创作,通过创作优质的互动故事作品,邀请用户扮演各种角色,沉浸式感受故事,从而提高大众的共情能力,促使用户去思考、去探讨真正值得被关注的社会议题。

图片

  后浪计划:首届大学生公益互动故事创作大赛

以暨南大学广电艺专硕学生制作的原创游戏《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该游戏根据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寻找红军的真实历史改编。自从1927年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建立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般的新闻封锁,还没有一个人能够穿越重重障碍进行报道。“你(玩家)能否有足够的智慧、勇气、运气,能够纷繁复杂的故事走向中化险为夷,找到红军首领。”施畅表示:“在国际舆论场上,部分美西方媒体对中国并不是很了解,对中国持有刻板印象。如果能像斯诺那样来中国看一看,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或许会消除不少误解。同时,这个作品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图片

游戏《红星照耀中国》


修炼尘世中,平凡不平庸

对施畅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他和很多同学一样,曾经是《仙剑奇侠传》里的御剑飞行的仙侠,是《帝国时代》里君临城下的君主,也是《反恐精英》里协同作战的反恐小分队。冒险、迷宫、勇气等关键词一步一步拉近着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勉励大家要有勇气,“迷宫总有出路,无畏在歧路。”

图片

在新疆和田与学生一同开展社会实践

一方面,他希望同学们不宜过分看重个人的短期得失。不断“加码”,急于速成,会给自己带来过多不必要的压力,我们需要承认“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尝试在“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差距扩大的焦虑时代不断与自己“和解”。另一方面,他也鼓励大家志存高远,发奋“修炼”。

图片

作为班主任和17级广电外本科生在一起

施畅说:“国漫《凡人修仙传》我每期必追。片头曲里的一句歌词是‘修炼尘世中,平凡不平庸’。‘修炼’是当我面对挫折困境时头脑中时常蹦出来的一个字眼。倘若把人生的困顿时刻看成命运的试炼,或许能够更好找到直面的勇气与意义。以‘社会学的想象力’观之,‘修炼’并非个体的独有处境,而是现代人面对竞争愈发激烈、不确定性愈发上升的世界的共同命运。”

“修炼”给施畅打开了专属的想象空间,他在自勉的同时也给学生加油打气:“把生活当做一场‘试炼’,不断去尝试,不断迎接挑战,不断突围,不断破局。”

图片

施畅和他指导的研究生在一起

施畅豁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身边的学生。19级国际新闻专业陈海琦告诉我们:“我非常荣幸在去年加入了施畅老师的项目组,从项目前期规划筹备到项目实施与报告撰写,施老师都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每一次报告写作,从整体的文章立意到具体的用词斟酌,施老师都会耐心指导我们修改。当我在升学季迷茫之时,施老师也会悉心提供指导意见。非常感恩在暨南园的学习成长路上能够成为施老师的学生。”



 | 刘晓蕙 张渝 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