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第七届广东省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3-05-29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337

5月20日,第七届广东省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暨南大学成功举办,二十余位学界专家和三百余名同学共同参与。论坛以“万物皆媒:数字时代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分为开幕式、分论坛和闭幕式三个部分。

(会议合照)

开幕式由学院副院长曾一果教授主持,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光慧教授、学院名誉院长范以锦教授、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杨先顺教授分别致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红涛教授,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钟智锦教授,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江教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孙瑱教授,学院曹轲教授、学院彭佳教授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学术研究》编辑王冰研究员进行点评。

分论坛邀请了《传媒观察》副主编贾梦雨,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邓理峰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曹小杰副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李鲤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副院长张琦副教授,以及学院赵建国教授、王玉玮教授、张潇潇教授、刘倩教授、师文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

闭幕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敏教授主持,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杨先顺教授,学院党委书记刘涛教授、副院长罗昕教授为论坛获奖代表颁奖,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晋升教授进行总结。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光慧教授)

陈光慧对参加论坛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为持续推进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四五”规划,多措并举推进研究生教育全域改革,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创新文化建设。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为促进研究生学术研究及创新实践提供学术交流与情感互动的平台,展示广东地区及全国青年研究生的学术风采和前沿创新成果。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范以锦教授)

范以锦阐述了学院所秉持的“四维融合”教学设计方案,旨在从价值、专业、实践三个层面,培养新时代全媒化、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他指出,在数字媒介时代,新闻传播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技术发展使得信息传达的速度和效率更加迅速,但人工智能、算法派单等技术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与挑战。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深耕学界,联结业界,打造平等交流、求同存异的对话空间,在百舸争流的新闻业中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杨先顺教授)

杨先顺强调研究生们要在“研究”二字上下足功夫。首先,要始终保有社会情怀,在研究中怀有同理心,关怀社会、关怀时代、关怀人类文明。其次,作为新时代研究生,要做到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对未知的领域多抱有几分求索之心。最后,作为面向未来的研究生,要明晰重大现实问题、扎根祖国大地做学问。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分析力,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李红涛教授)

李红涛以《数字记忆研究的实践指向与现实感》为题,从对元话语的研究对数字记忆实践的实证研究以及对数字记忆伦理的规范讨论等三个维度介绍数字记忆研究的问题意识,并分享近期研究成果。在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公共记忆的论文中,李红涛基于数字记忆和见证书写的研究视角,借助“连接性见证”的概念,揭示个体如何见证、书写疫情,个体经验如何相互勾连,生成公共记忆。在关于数字符像事件的生成和武汉封城及其记忆的展演研究中,李红涛从“剧目”概念和记忆策展视角入手,指出在多模态记忆实践中,社交媒体用户和机构媒体运用各种数字策展策略,制造短视频副本或变体,续写或翻转表演的剧情,放大或改造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并将之带入宏大叙事,最终,短视频要么稍纵即逝,要么刻入以“感动”为主调的公共记忆,成为“永不消逝的电波”。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钟智锦教授)

钟智锦以《AI环境下人类和机器人的共存与互动研究》为题,首先提出社交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人机交互与人机互动的区别;其次基于结构角色理论提出人机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差异与状态共存问题,基于媒介等同理论指出在人机互动过程中互动行为呈现特征、社交机器人角色作用及人类呈现出的心理过程。钟智锦认为在宏观层面,社交机器人与人类在社交媒体场域共存共生,表现在社交机器人依赖人类、追随人类,但在行为复杂性和灵活性方面无法达到人类高度,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的共生关系。而在微观层面,人类在与社交机器人交往时,表现出复杂、矛盾的心理特征,人类会将社交机器人看作虚拟朋友、“养成类”的电子宠物或象征群体身份的吉祥物,“媒介等同”作用不限于“等同”人类,而是发展出更广泛的外延,并且可能偏离人类社会内部互动的情感和行为规则。

(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江教授)

常江以《断联的可能:数字脱瘾的媒介文化想象》为题展开主题演讲。他从多个国家存在有意识地回避新闻的人数以及新闻回避行为在新闻接受总体行为中所占的比重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出发,指出在数字媒体生态下,新闻回避成为一种日益普遍化的新闻接受模式。常江认为,“断联”成为特权的原因是互联网作为大多数人唯一的信息来源、移动数字工具与工作深度捆绑、线上社群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情感支持网络。从媒介文化视角切入,他关注更加积极的脱瘾路径,具体包括以重建知识权威结构为诉求的媒介专业主义行动、主流评价体系与新兴数字平台(服务)的协商以及对“间性”文化样态的创造。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孙瑱教授)

孙瑱以《The Protesting Body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against COVID-19 Restrictions: Looking into the Visual Protest Repertoires》为题,主要讲述在美国反对新冠肺炎限制的社会运动中,由美国民众组成抗议团体的视觉抗疫工具调查。通过捕捉所有形式的抗议行为,包括抗议视觉、表演行为和具身行为达到引人关注并建立共同身份的目的。孙瑱认为新冠肺炎已成为我们各种规模的社会组合中的永久物质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身体、病毒、健康以及社会的关系,这些已经并且仍在被冠状病毒重新域化。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佳教授)

彭佳以《共情的美学,媒介的美学:当媒介成为艺术的尺度》为题,围绕共情美学进行主题演讲。她认为,心物共感是媒介学与美学研究融合的起点,并从三个媒介向度具体论述共情美学,即以身为媒的物象共振、语媒勾连的范畴共情以及融媒形塑的联觉与共情。彭佳提出作为整合的共情美学,其中,在融合媒介层面,共情类型分为联觉通感与代入共情,其生产机制分别对应跨感官比喻以及内模仿与同时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曹轲教授)

曹轲以《大逻辑与大循环:融媒现状与思考》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从融媒体发展的大小逻辑、大数据生态的内外循环、新内容生产的能力转换三个维度进行细致阐释。曹轲以逻辑三问介绍融合新闻与媒体融合、传媒逻辑与传播逻辑、技术逻辑与算法逻辑的差异总结,以循环三问揭示内部逻辑服从外部逻辑、内部循环参与外部循环、内部生态适应外部生态的路径探索,以生态三问阐述数据库连接数据湖、多样性呈现先进性、新文本讲述新时代的生态思考。最后,以新文本实验室寻找语言新秩序作结,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术研究》编辑王冰研究员)

王冰对以上主题演讲进行点评与总结。她认为各位嘉宾的主题演讲深刻阐释了当前媒介生态发生的诸多根本性转变。她提出,学术研究不仅要关注现实感,还要善于捕捉现实的颗粒感。在当前万物皆媒的时代,王冰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好奇心,培养问题意识。


本届分论坛共分为“媒介、历史与社会研究”“媒介学与物质性研究”“数字媒介与社会交往研究”“数字叙事与媒介文化研究”“智能技术与数字劳动研究”五个主题,各分论坛主题多元、精彩纷呈。点评与主持老师高度肯定了分享同学选题视野的宽广度、掌握文献的丰富度以及分析的深度,行文逻辑清晰、选题新颖有趣,但同时也提出在内容分析时需要理解其内在的因果逻辑,进一步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闭幕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敏教授主持,她指出在数字媒介的时代浪潮中,媒介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参与本次论坛分享的各位嘉宾和入选者对媒介与历史的研究、对数字媒介与社会交往的关注,让时代的复杂性在讨论和思考中逐渐祛魅、不再模糊;同时,他们对数字叙事的探讨、对智能技术与数字劳动的聚焦,也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走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建敏教授)

(颁奖仪式)

杨先顺、刘涛、罗昕为本届论坛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1所国内高等院校及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309篇投稿,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后入选71篇论文,最终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15篇、二等奖论文20篇、三等奖36篇。

(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晋升教授)

会议最后,张晋升进行了总结,他代表主办单位对参与本次会议的所有老师和学生、筹办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媒介技术作为物质基础已不仅局限于应用实践,更是媒介生态的衍生资源。如今,广东省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学术论坛已成为全国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希望从全国各地来参会的同学们都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文字|史泽龙 万雨田

图片|姚炜楠 高雅宁 张若楠

编辑|李煦晴

初审|刘苏丽 陆洋

复审|张建敏 曾一果

终审|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