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由广东省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国家级一流广告学专业建设论坛暨第八届数字营销传播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顺利举行,协办单位为暨南大学出版社和广州圣达广告集团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为广东省广告协会、广州市行业协会和广东省广告教育联盟。94位与会嘉宾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39所高校,以及4个社会团体机构。为建设国家一流广告学专业,各位专家热烈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本次研讨会也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说新语”系列教研活动之一。
开幕式
开幕式上,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支庭荣教授和广东省广告协会陈钿隆会长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先顺主持。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首先发言,介绍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近年来的发展。自2012年以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广东省委宣传部开展部校共建,至今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他指出,在当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对广告行业教育、广告研究和广告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本次研讨会旨在探明广告学专业建设的未来方向与路径,回应时代要求。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支庭荣介绍了暨南大学广告学专业近年来的学科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成果。暨大广告系顺应数字化和智能传播的潮流,以专业国际认证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驱动,在学科建设与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成果。教学团队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暨大广告学子在戛纳国际创意节、釜山国际广告节、学院奖、大广赛、金犊奖等专业赛事中获得奖励2000多项。
陈钿隆先生代表广东省广告协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然后介绍了广东省广告协会在搭建业界和学界桥梁上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果。广东省广告协会和暨南大学进行多次合作,共同主办了广东大学生广告节暨粤港澳大学生广告节等活动,联合了广东省内高校成立了广东省广告教育联盟,对推动一流广告学专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共分为三个部分。主题演讲一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涛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姚曦教授担任评议人;主题演讲二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星亮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林升栋担任评议人;主题演讲三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朱磊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海军担任评议人。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黄昇民首先介绍了AIGC的概念以及AIGC目前在产业的应用,然后深入讲解了AIGC如何赋能广告以及未来探索应用的方向,其中特别提出了建设“全域营销智能决策仿真系统”这一建议。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指出,高校广告学专业发展都需要打造自身特色。他首先分析了目前广告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特殊境遇。然后他结合北京大学在广告学教育实践的发展特色,围绕数字营销传播发展前沿,强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课程探索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最后,他提出了“增加交流、百花齐放、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广告专业发展的思路。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国明提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对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广告学科也需要做出改变。他指出,广告专业要重新思考原点,在对原点的反思与批判中重新出发。对此,他提出了以下路径:一是了解生成AI的方法;二是加强人与人工智能的分工协同;三是善于从“噪音”中找到新的创意。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陈培爱总结了广告学专业建设的知识地图,提出了八个“冷静思考”和三个“紧抓建设举措”。他认为,三个举措包括紧抓综合能力提升、紧抓前沿知识更新、紧抓学科特色建设。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金海围绕建设广告学特色、追踪广告学前沿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然后针对三个问题回应了几个关键词,包括前沿、群体、知识生产等。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姚曦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该课题是基于新的全球化挑战和数字技术赋能的视角,致力于解决“新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重构跨文化营销传播战略,从而跨越文化壁垒、获得国际受众的互惠性理解与认同”这一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姚教授主要介绍了课题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构以及研究创新之处等方面。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淳林围绕计算广告话题展开演讲,计算广告中的计算逻辑是通过数据获取、算法模型和智能决策实现的。计算广告价值网络理论的核心目标是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实现计算逻辑与价值效益、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客观量化与主观情感的有机统一。计算广告是以计算逻辑为起点的效益与价值的协同。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海军首先分享他对广告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目标的思考,然后提出了一流广告专业发展的愿景,包括广告人职业需求愿景、广告的社会需求愿景和以及广告的国家需求愿景。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首先介绍人工智能在教育创新中的重要性,然后讲解了广告学专业建设和平台建设基础,最后提出了计算广告学专业建设的建议。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先顺教授首先介绍了暨大广告系《中国营销传播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的重要成果。接着,杨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如何借鉴儒家伦理思想来培育并强化相关主体道德意志。针对这一研究问题,他围绕大数据营销传播主体道德意志的内在训练提出了三个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升栋从2022年新增的专业出发提出了文科的危机状况,然后从全球性、争议性及虚假性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林教授分享了其了解的其他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广告教育所面临的相关问题:盲目转向研究、教研分离困境、培养目标困惑、课程内容重叠、实践内容单调等。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殿元教授首先谈及了一直被低估的广告商业传播。其次,张教授谈及了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商业视角,包含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黄金圈法则及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故事逻辑。最后,张教授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广告策略,在策略方向追求效能而非效果;策略原则方面强调改变认知,而非态度;而策略方法层面强调“波浪式”营销,而非“塔式”营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杨效宏教授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及现代化的最大特征。杨教授提出广告形态经历了从单一线性结构转向互动、辐射、协同的多元公式结构的过程。基于此,以社会效用理论的四项条件:行动的合理性、资源的流动性、满足需要过程的独立性及交换中的实质性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广告行业、广告学专业、及广告学专业与学科交叉的变化,最后谈及了要从行业特征、学科特色、专业方向三个维度展开课程设计。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波教授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展开演讲,黄教授针对于智能时代广告学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提出问题。他指出工业时代是知识驱动,是知识的竞争;智能时代,是智慧驱动,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团队协作的竞争。随后,黄教授谈及了深大的改革与相关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华君教授从新闻教育的使命、智媒时代对学生实务能力的期待以及高校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展开探讨。李华君教授指出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进新闻传播领域的现实,传统的实务能力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失灵”。因此,为了应对智媒时代的挑战,高校实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强调人机协同的本领,单兵作业的能力以及人文价值判断的素养等。尤其是在大传播时代,应该培养宽口径、多领域的“大传播”人才。
广州圣达广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垲思从广告业发展趋势及就业形式,大广节的介绍与回顾和以赛促学整体规划展开阐述。杨董事长基于广告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以及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式对大广节展开介绍,随后杨董事长阐明了以赛促学的整体规划,包括办好粤港澳大学生广告节,助力广告学一流专业建设,提升技能,提升就业,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整合汇聚四方力量,办好大广节,实现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学生的五方共赢,最终实现培养知行合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分论坛一
2023年9月9日下午,分论坛一于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516郁文报告厅举行,分论坛一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林升梁教授主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朱磊副教授首先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了历史回溯,并分享了暨南大学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五个阶段。
广西艺术学院广告学系主任申雪凤教授指出了时代需求和现实教育以及行业需求和专业认知出现的矛盾,并介绍了地方院校面对新文科建设和广告产业数字化的应对策略。
湖南理工学院广告学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罗洪程教授从媒体深融背景、广告的改变以及广告学专业的垂类发展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河北师范大学广告学学科带头人孙会教授从河北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自身情况出发展开探讨,并介绍了本学院广告学专业的专业积淀,比如“双师”特色,“14+4”教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思考。
中央民族大学广告学系主任徐智分享了本学院专业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本校的广告学专业定位。
东北师范大学广告学系主任高红阳副教授从专业沿革、定位、特色、建设实践及未来规划四个方面展开演讲。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常春梅副教授探讨了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既有“双万计划”给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带来新的建设资源的机遇,也有区域间、校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戴程教授立足于院校实际情况介绍了闽江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在于精准对接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并分享了本院的一流课程建设,打造升级广告教学团队等部分教学成果。
云南民族大学广告学教研室主任王艳老师分享了产教融合与地方高校广告学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下云大广告学一流专业建设实践以及产教融合下的平台建设与未来发展路径等方面内容。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营管理系讲师杨婷老师的演讲从行业乱象与广告学专业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她提出需要挖掘广告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广告学专业课堂教学。
分论坛二
2023年9月9日下午,分论坛二在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如期开展,分论坛二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广耀主持。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云南省广告与品牌研究院院长金星教授基于课程理论的视角,梳理了广告学课程体系的改革脉络。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梅锋从AIGC广告的内容创造与商业运行双生逻辑、AIGC广告的技术进步与原创退化歧向发展、AIGC广告数字剥削与算法陷阱风险的双重传导、AIGC给广告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应对之策四个方面谈及了对广告专业教育的看法。
广州华商学院广告系主任李苗教授从元宇宙融媒实验室的建设到ChatGPT在元宇宙中的应用探究了广告教育新的方向。
天津师范大学广告学系主任胡振宇副教授介绍了该校广告学专业“产行学研用”育人模式。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广告系何志荣副教授对智能传播背景下的广告学科提出进一步思考。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营管理系主任王红缨副教授从高校广告人才培养面临数智化人才需求的挑战,数智化传播时代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以及新文科理念下高校广告人才数智化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讨论了广告人才的数智化培养。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莫智勇副教授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从广告传播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广告传播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课堂实践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讲师陈彦瑾从论证研究、规范语用学、广义论证三个方面讨论了广义论证赋能广告学专业教学的实践路径。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汤晓芳基于新文科战略视角,介绍了南昌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取得的成果。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陈广耀对上述研究进行了逐一点评,认为各位分享者对于广告学科教育改革发展有一定前瞻性和敏锐性,希冀广告学专业建设不断进步和发展。
论坛三
2023年9月9日下午,分论坛三在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518会议室如期开展,分论坛三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锦辉教授主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系吴来安教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常变思想”及其意涵为切入点,探讨广告学科中的“常”与“变”。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景毅从郑州大学广告学专业发展历程、建设探索以及建设思考三个方面着手,分享了郑州大学广告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经验。
上海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带头人郑欢教授首先讨论了多元媒介环境中的品牌营销传播,接着以芭比的营销传播作为案例,分析了品牌的多媒介叙事,主张构建多媒介叙事的品牌营销传播知识系统。
湘潭大学广告学系主任孙丰国教授从发展阶段、师资团队、品牌课程、实践教学、奖助学金等五个方面出发,介绍了湘潭大学广告学系的发展经验。
江苏师范大学樊传果教授提出,江苏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素质与能力规格的需求,以强化培养学生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和创新创意意识为主线,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几个层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打造了“链式推进”的创意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鹍鹏从“快手市值为什么等于A股传媒市值总和?”这一现实问题出发,思考传媒商业模式。他认为新的技术逻辑超越了传统的广告方式的影响力,亦推动商业模式的演变。
南京大学应用传播系助理研究员王啸认为,数字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也彻底改变了广告、公关、营销传播等行业,这就要求广告学专业坚持人才培养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铜陵学院广告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章瑞副教授从铜陵学院广告学专业发展沿革、专业建设思路、建设举措三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
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昕主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陈培爱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先顺教授作总结致辞。
陈培爱表示,在国家一流广告专业进入到中期检查和后续推进的重大转折关头,各个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广告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后续工作安排。他呼吁要拥抱新技术、将挑战化为机遇,将新文科、多学科、融合创新等概念介入到广告教育中。
杨先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总结本次研讨会开展特点。一是聚焦主题、分享特色;二是高瞻远瞩、把握趋势;三是交流互鉴、共谋发展,应对挑战、开创新局、对标一流、建设一流已成为广告专业建设的共识。
图文:张雪婷、刘影、薛凯丽、钟晓婷、王旭雯
初审:陈广耀
复审:杨先顺
终审:支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