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招聘

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2020-05-15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1946年在上海时期成立的新闻系,具有70余年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学科实力,为全国首批“部校共建”单位,被誉为“新闻学术重镇,媒体精英摇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0多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80多人。专任教师曾获评全国模范教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广东新闻终身荣誉、广东省“金钟奖”、中国新闻奖等荣誉。融合新闻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融合新闻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名单”。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在井冈山、延安、红旗渠、瑞金设立了4个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培训基地。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共计9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5项,包括重大项目10项,立项数居全国前列。学院教师在高层次期刊上发表文章超600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超400篇;高水平外文期刊论文增长势头迅猛,其中SSCI一区论文200余篇。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包括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

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视听传播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口语传播系和国际传播研究中心6个系级机构。本科教育以国家级教材和课程建设、各类专业训练营、大型暑期社会实践为特色,设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新闻(全英)、网络与新媒体6个专业。其中,新闻学、广告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第三级)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网络与新媒体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研究生教育方面,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出版专业学位博士点,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四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设有新闻与传播、艺术(广播电视)两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建有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公益性暨南大学传媒讲习班、县级融媒体实践是研究生教育品牌。

学院设有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国际传播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计算传播与港澳台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参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基地。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等挂靠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以智库、研究院为依托,整合优势学科资源,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海外华文媒体传播、边疆治理话语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为适应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人才培养及快速发展的需要,学院面向海内外公开诚聘优秀人才。招聘公告长期有效。 

 

教学科研岗位:诚聘新闻传播理论、网络与新媒体、新闻业务、传媒法与新闻伦理、国际新闻传播、组织传播、数据新闻、广告理论、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相关专业人才。 

(一)欢迎高层次人才加盟  

1.领军人才:获长江、杰青荣誉,或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2.杰出人才:获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珠江学者等荣誉,或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3.拔尖人才:入围优秀青年基金、青年拔尖人才、珠江学者等答辩、 会议评审,或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选。 

4.其他业绩突出的人才。

5.优秀应届博士。

(二)提供待遇

学校为入选者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提供具有竞争性的待遇,可电话、电邮垂询,亦可来院直接面谈。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86-20-85220207+86-20-85223739

人:刘老师、许老师  

电子邮箱:xinwen@jnu.edu.cn

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政办公室(第文科楼518A室) 

邮政编码:510632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