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banner

喜报!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时间:2022-08-26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1357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院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网络与新媒体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结合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及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科优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湾区,面向全球,着力打造适应全媒体发展的记者型主持人、新闻发言人等高端口语传播人才,目前建成本-硕-博-博后四级培养体系。


特色优势


学科优势突出:本专业开设于学科评估A-(第四轮)、软科排名第三(2021)、具有75年的新闻教育积淀的暨大新闻学院。

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拥有一批在业界享有赞誉的播音指导、高级编辑以及具有跨学科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多位教师具备全英或双语教学能力,专业过硬、学术水平高。

媒体资源广布:为本专业提供了覆盖海内外全媒体的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提供平台。

图片


主要成果


借助本院三个国家一流专业的课优势,通过“五基础+三主线+七知识群”的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培养播音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积极进行融合学术建设,先后主办华语主持传播高峰论坛、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出版《中国主持传播研究》、《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现状与趋势》《社交媒体时代口语传播的交互性研究》等著作18部。

图片

强化美育实践,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教”的模式,近三年共获得省级以上专业奖项超60项。实践教学以美育为核心,采取“以赛代练,以赛促教”模式及“选拔—定制—打磨”的有效指导机制,目前,学生在市级以上专业竞赛中累计获得120余个奖项,其中省级以上超60项,包括第三届夏青杯全国一等奖、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一、二等奖。

协同多方育人,产学研深度合作,培育全媒体卓越播音主持人才。产:与荔枝APP合作开办播客学院、声音研究院,成立华南高校声音联盟,设立“荔枝人才奖学金”;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喜马拉雅共建“声海工作室”,声音产品授权给13个国家和地区。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办《湾区主播训练营》,输送港澳台侨大学生主播75人,被录取为总台主播5人;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建实践基地,目前有19名毕业生担任新闻主播;与粤听APP、花城FM共建融媒体基地,打造新媒体粤语主播。研:与共建单位进行科研合作,三年内成功申报《百年广东播音简史》《粤语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等省部级社科课题5项。


图片


鼓励专创融合,用专业带动创新创业,实现思政育人双赢。教师团队以思政育人为主导,鼓励学生以播音主持+思维进行创新创业。近三年,共获得中国志愿者服务项目金奖、中国志愿者服务创业赛银奖、互联网+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国铜1项、省金3项,大创及挑战杯省级以上立项及获奖超20项。相关成果获得广东省网络文化精品、广东灯塔实践团队、广东省2021十佳公益团队。林小榆获得广东省优秀创业指导教师,六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年好网民、湾区青年好网民称号。


就业情况

2019-2021三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率)为93.3%,其中68%就业,23%升学深造。超过30%毕业生在省级以上及境外媒体担任主播、出镜记者。 近三年,选择国内读研和出国深造的学生超出25人,升学院校多为全球QS排名前100的顶尖大学。此外,目前有4位毕业生正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图片


学院对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播音专业本科毕业生具有很好的合作和创新意识,采编播综合能力强。近三年,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亚太广播最佳广播节目等省级以上业务奖共计55项。

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高,95%表示非常满意。同时,多名毕业生投身新媒体,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叶晨、王凯曦、蕊希等毕业生相继获得中国警务视频展播优秀人才奖、2021年度影响力达人、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四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根本指向,“新闻传播素养”+“信息传播技术”深度融合,凸显“新传素养+信息技术”的“新文科”特色,以“融合新闻”、“公共传播”、“数字产品”三个方向,培养“全媒型、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图片

历史沿革


特色优势


“思政育人融合”的教学成果融合专业建设与思政育人。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 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共5项。 

“文理融合名师汇聚”的教学团队围绕“融合新闻”打造“新文科”跨学科团队,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 与改革实践项目。刘涛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团队共获批14项国家社科基金(含4项重大)项目,省级教学团队2个。

“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以“金课”标准打造专业系列课程,已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

图片


主要成果


专业建设思路与教学成果:

以“新传素养+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理念,以“教学思政融入、线上线下混合、校内校外协同”为路径,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 6项;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


图片


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成果:


图片


毕业生培养质量


面向未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将以“数字化、应用性、国际化”为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开创新的学科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教育源起于上海,奋发于广东。近年来,以广东省部校共建和高水平大学学科提升为动力引擎,全院上下精诚团结,敬业务实,优化师资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各项事业厚积薄发、势头正盛。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暨大新闻传播学位列A-。2019年,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22年,本科生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系中国新闻奖报送单位,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是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广东省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所在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0多人,其中包括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2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学院“融合新闻”教学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此外,我院教师还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广东省新闻教育终身成就奖、“广东特支计划”人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学院设有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参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基地。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等挂靠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以智库、研究院为依托,整合优势学科资源,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海外华文媒体传播、边疆治理话语创新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成为华南学术重镇、传媒人才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