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讲座

【学科前沿讲座】线性思维、互联网思维、生态思维

时间:2020-10-16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566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做客“暨南云讲坛”

    【编者按】612日,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强月新教授应邀做客第11暨南云讲坛,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题为《线性思维、互联网思维、生态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发展思维嬗变路径》的云讲座,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师生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支庭荣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此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强月新教授开宗明义地引入了媒体发展思维的概念,认为媒体发展思维是发展实践过程中人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和观念,其基于不同的政治环境、市场条件和技术水平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一种宏观意义上的方法论通常可以对实践起积极的指导作用。他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发展实践划分了三个时期,他强调,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嬗变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在不同阶段中表现为共存、博弈和重叠,其中由一种思维起主导作用。

一、线性思维传统媒介技术时期的媒体发展思维 (1978-1993)

第一阶段由单向、单一的线性思维主导,是依托线性系统解决问题的传统逻辑,对我国媒体发展实践影响深远,持续时间长,新闻机构作为传播者对新闻产品传播掌握着主动权,单一的媒介体制结构占主导地位。对此,强教授强调要辩证地看,我国媒体发展长期地坚持线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便捷性、经济性,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但其缺乏互动,使我国媒体一直陷于封闭、单一的运作方式,带来了媒介经营失活、新闻内容单调同质、传播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新环境、新技术、新竞争要求媒体发展需要寻求更优化的成长之路。

二、互联网思维:网络媒介技术时期的媒体发展思维 (1994-2014)

第二阶段主导的媒体发展思维是互联网思维,强教授认为在媒体发展实践中,互联网思维是基于网络媒介技术,重新审视整个媒介生态的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传播内容上以丰裕代替稀缺,传播方式上以互动多向替代线性单向,在传播渠道上以聚合平台替代单一渠道,最终整合各类资源为用户服务。然而,互联网技术也带来了诸如媒体内容生产的造假、抄袭、侵犯隐私、传播谣言、意见领袖和把关人缺失等严重问题。强教授指出,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思维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但应该理性认识、辩证对待,坚守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规避新兴媒体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三、生态思维:智能媒介技术时期的媒体发展思维 (2015-至今)

第三阶段中,开放、动态、前瞻的生态思维逐渐开始萌芽,这种建立在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在媒体发展中将媒体发展看作是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助于新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管理以及组织变革,最终实现协同效应。尽管万物皆媒的趋势已然形成,强月新教授客观地谈到,生态思维在媒体发展过程中还只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如何能够建设生态媒体和媒体生态,构筑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以及生态思维的理论探讨和在媒体发展中的实践运用,还需要跨学科、跨行业的学界业界专家多方参与,共同研究。

在讲座的末尾,强月新教授对我国媒介机构提出了新的展望和要求,认为其需要提前研判,科学认识线性思维的便捷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的创新优势,热情拥抱生态思维的协同进化趋势,积极运用整体系统的认知观念,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强月新教授与支庭荣教授、刘涛教授、曾一果教授就生态思维的视角下新闻传播专业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展开热烈讨论。会毕,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通过强月新教授对媒介发展思维历时性的梳理,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媒介发展实践如何走来,更对中国的媒体发展该去往何处有了新的思考。

(杜紫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