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旧栏目  学术讲座

2022年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年会暨“视觉传播研究: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 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2022-11-29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112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22年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年会暨“视觉传播研究: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学术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线上形式举办,包括开幕式、主题演讲、分论坛和闭幕式四个环节。

论坛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主持,他代表上一届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对新一届理事会的诞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宣布论坛正式开始。随后,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新任理事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分别致辞。

林如鹏表示,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视觉传播不仅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也对传统的视觉传播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次论坛以“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为主题,意味着不仅要在研究方法层面实现创新,也要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论,要重新定义视觉新语法,建立视觉新理论。藉此云端思想盛宴,他希望大家可以充分交流,共探学术前沿,共议学科发展,积极回应视觉化时代的学术议题和社会关切,服务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王润泽首先回顾了学会的创办初衷以及过去几年专委会的工作成果,勉励大家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随后,她代表总会向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三点期望:一是继续打造视听传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为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多向度多维度多方向,跨学科地推进视听传播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创新;三是深入探索新媒体时代视听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她表示,期待专委会能够努力搭建学界和业界的沟通桥梁,回应业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创新视听表达形态,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文化传播大局。

刘涛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新一届理事会会长,感谢总会及全体成员的信任与支持。他指出,新一届专委会将围绕“打造学术共同体”和“探索视听人才培养新模式”两个抓手开展工作,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共同成长,真正地为视听传播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智慧。

在主题演讲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媒介建构、传媒艺术学、视觉修辞、数字视听文化、数字遗产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以《当电视成为“母体媒介”》为题,指出电视不仅是后启蒙时代的媒介,也是一种话语,它使得文字和理性被图像和情感所取代,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她强调,视听传播改变了交流的符号、人们的兴趣结构以及人们组成的社区和文化,并由此带来一个很重要的转向,即媒介所带来的情感转向。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以《极端天气的媒介建构:可见性、风险图像与视觉表征》为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发表演讲:一是极端天气/气候的媒介“可见性”;二是极端天气/气候的视觉表征具象化;三是对极端天气/气候的“视觉化”走向奇观化、浪漫化和娱乐化的反思。郭小平表示,风险的“客体化”与“具象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路径,将“不可见的”、抽象的天气/气候风险观念、风险意象转化为具体、客观的风险常识,进而实现了风险“可见”,并促使人们去反思极端天气/气候背后的问题。最后他提出,天气/气候风险议题的视觉传播如何进入公共讨论的场域,是未来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国强以《重建新媒体语境下的视听传播实践研究新范式》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视听传播的研究从文本的传统范式转向对实践、行为的研究,并以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在群居房观看电视这一实践为例,进一步讨论了电视作为象征物产生的影响。最后刘国强表示,新技术会被整合到生活实践中形成新的张力与冲突,作为生活实践的视听传播还有更丰富的内容,需要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在转向实践的研究中将取得更深入的成果。

《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以《视听传媒艺术研究的理念与传媒艺术学建设》为题,从传媒艺术学的界定、特点和传媒艺术学的教育三个层面展开演讲。他指出,如今已不是一个单媒体的时代,也不是一个单边界艺术的时代。在传媒艺术时代,在在新媒体环境下,艺术呈现的丰富性甚至不主要体现在单一作品或者单一艺术形态的呈现,而是体现在这些作品和形态的大汇流、大兼容。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以《穿梭时空的对话:互联网时代数字遗产的价值属性》为题,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死亡”、作为媒介的数字遗产、作为对话的数字遗产和数字遗产的复调与对话性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遗产的价值属性。他指出,在数字技术时代,人的一生都可被编织进代码系统,这些有意无意间留下的大量数字足迹,让人们的死亡及身后事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价值属性复杂、关切着多方主体的数字遗产问题。演讲尾声,陈刚还谈到,人们需警惕技术带来的失控风险,在数字遗产搭建的对话中不断自省,尊重生死变换的自然规律。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朱丽丽以《听觉文化:技术哲学、媒介中心与文化实践的再反思》为题发表演讲。她着眼于听觉文化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结合当下不断繁荣的听觉文化产品市场,分享了“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理解媒介”“听觉文化与媒介技术”“听觉文化实践”三方面的内容。她对现代性反思语境中的听觉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就听觉文化研究中的媒介技术路径进行剖析,并从声音景观和听觉实践两个维度介绍了听觉文化实践。在最后的反思与讨论中,朱丽丽以听觉文化的重构存在社会化和媒介化的双重过程为牵引,针对听觉文化在技术和实践层面可能导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君健发表了以《物质-视觉文化与历史叙述新形态》为题的演讲,他从当前多学科场域的建构背景下,对物与象的关系进行了追问和探寻。他首先回顾了关于物的研究传统,指出语言学和物质文化是人类学两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随后,他对“什么是物质”进行了多维度解读,首先它是物理的存在;第二,它是表征和象征;第三,它是人类社会网络中的节点;第四,是戈夫曼理念下的容器和超链接物质。最后,他从历史知识、历史叙事、历史实践三个层面,对物质-影像-历史这一脉络进行了阐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智华围绕《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主要传播路径》展开演讲。他首先回顾了网络综艺节目各个发展阶段,即从“萌芽”“井喷”“转型”“迭代”到如今的“理性积蓄期”。他从题材、成本、价值观建设、网综治理、市场竞争等方面梳理了当前网络综艺节目的特征,并立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的宏观线索、中观布局和微观细分。他总结道,近年来中国网络综艺节目进一步深耕垂类圈层用户需求,通过传递优质的文化内容、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为观众展现了更加有创意、接地气的内容。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以《接合论:话语勾连与视觉修辞分析》为题,具体围绕“接合理论及其修辞原理”“接合实践与社会观念认知的图像之维”等方面进行分享。他从理论和问题出发,先后介绍了接合问题的起源、拉克劳和墨菲的接合理论、霍尔的接合理论以及作为修辞实践的接合问题,并以环境传播场域中的话语接合实践为例,生动阐释如何把握话语关系。他还对图像话语生成的释义规则进行了介绍,从图像与形象、图像与叙事、图像与文化三个方面说明图像如何进入一种话语结构。接合实践层面,刘涛则先后从理解意识形态的缝合机制、理解多元话语网络的形成与变迁、理解社会观念变迁的图像叙事、理解社会观念的冲突与竞争体系、理解不可见的观念形式几方面展开论述。演讲末尾,他就视觉框架生产的修辞伦理问题、不同文化研究范式下视觉研究的新问题、数字图像接合实践深层的程序修辞问题进行了延伸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贵武围绕《数字视听文化的内涵、关切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他以数字视听文化勾画日常生活图景为起点,解读数字时代的视听文化在结构意义和过程意义上被重塑的底层逻辑。他指出,“技术化”并不能涵盖“数字化”的全部意义,数字视听文化的建构也不止于互联网化,其结构呈现圈层化趋势,生产上正在走向“共创”。针对理论和实践的联系问题,他强调数字视听文化的研究并非简单的“复制”和“反映”的关系,研究进路不能局限于对单一对象的考察,而要将其联系的人、事、物、场等纳入视野之中,做到微观审视与宏观思辨的统一。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图像观念与图像史”“图像符号与修辞”“图像文本与文化”“跨文化图像传播”“图像美学研究”五个分论坛,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嘉宾就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

论坛闭幕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晋升主持。他首先对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高度赞赏和由衷的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为视听传播研究开阔了新的视野,发现了新的问题,拓展了新的空间,也提供了新的启示。他希望通过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平台,集聚视听传播研究领域的力量,加强研究成果的交流互动,打造学术共同体,为繁荣视听传播研究事业、助力提升视听传播研究水平、拓展视听传播研究的社会影响力,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后,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涛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指出,随着当前视觉时代所对应的逻辑体系发生了变化,许多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基于此,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的意义和责任愈加凸显。他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视觉传播研究:新媒介•新语法•新理论”的“三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指出这既是视觉形式发生变化下的时代要求,也是不断探索新问题的目标追求。最后,刘涛对五个分论坛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评析,并对专委会今后的学术工作开展进行了展望和构想。他希望大家能以专委会为平台,围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贡献出有针对性、有意义、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从而为推动国内视听传播发展作出贡献。


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