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讲座

【名记者进课堂系列讲座】胡念飞:让人生拥有各种可能——我的记者经历和体会

时间:2016-09-29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798

“我是从南方周末做到南方日报,现在是在南方农村报工作,人家说你这做记者做得不行啊。”胡念飞笑着,台下的同学也跟着笑起来。

“但我觉得这样是越来越接地气,更加符合我的个人追求”,胡念飞坚定地说。

2016920日晚,胡念飞应邀来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给新传学子做了题为《让人生拥有各种可能——我的记者经历和体会》的讲座。作为“名记者进课堂系列讲座”的首位特邀嘉宾,胡念飞用他丰富的记者经验和直爽的话语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充满正能量的新闻入门课。

胡念飞,网名“一笑”,人称“大飞”,历任南方周末记者,南方日报要闻编辑中心编辑、机动记者部深度报道组副组长,现任南方农村报副主编。曾两次荣获南方日报“十佳员工”称号,2011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广东省新闻最高奖“金枪奖”获得者、曾先后获得十次广东新闻奖一等奖、一次中国新闻奖。

哲学系毕业的胡念飞在12年的记者生涯中一直在追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新闻工作需要直面残酷的社会现实,近距离遭遇道德的坍塌,见识被滥用的法律,甚至是整个行业的衰落。

“有时候人跑的太快,需要停下来问一问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胡念飞将新闻记者比喻成啄木鸟、牛虻、桅杆上的瞭望者、密涅瓦的猫头鹰,他认为,新闻工作是让人生变得无限可能的职业,“无论你未来要做什么,当两三年记者对你们的未来是很有益的”。

做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报道,胡念飞总结出了他的“制胜法宝”:“我们报道新闻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也不是为了新闻的轰动效应,而是为了能够解决问题。奔着这个核心理念去,报道所站的高度就不一样了”。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让看似没有可能解决的事件得到顺利解决。

胡念飞举了个例子,他与他的团队曾暗访了“劣质橄榄油生产”的窝点,将这份“绝对独家”的调查报道,公开发表合情合理也有足够大的社会震撼力,但在准备发稿前胡念飞犹豫了,因为这样会打草惊蛇,可能会导致黑工厂紧急转移;如果不发表,整个团队几个月的辛苦又白费了。最后,胡念飞选择了和质检总局合作的方式,将调查结果先告诉质检总局,在质检总局铲除了这个黑工厂后,再配合他们的宣传行动来发表。“虽然这篇报道没有那么轰动,但我们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新闻工作的价值所在”。

胡念飞分享了他在记者路上的故事,各类灾难报道、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各类民生问题,如食品安全、各类疾病等等。他通过讲述报道背后各种各样生动的故事,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如何通过新闻报道来解决问题。

面对还坐在课堂里的莘莘学子,胡念飞坦诚地说,“传统媒体、传统的记者行业对你们来说吸引不是很大了,但还是有其巨大的价值的,希望你们毕业后能到传统媒体去做上一段时间,它能给你无限的可能。即使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专业记者有着独特的价值!只要敢于想象,记者有无限的可能”

最后,他寄语学生:要学会用历史的大尺度来读懂中国,学会用现实的尺度去发现并改变小我。新闻可以让发现自己的各种不足,认清“我是谁”,必须克服视野缺陷、克服懒惰作风、克服粗糙马虎等问题,从而在更大空间里实现自我,从而实现人的各种可能,实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新闻梦”。

图文/吴瑕、冯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