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我院师生赴港澳参加语言艺术展演

时间:2017-06-01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18

2017年5月21-27日,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赴香港澳门参加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2017内地大学生优秀语言艺术作品港澳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活动目的是为提高对港澳地区文化传播水平,深化港澳与内地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提升港澳青少年语言文化认同和历史国家认同。为期一周的展演,我院师生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修养,呈现了精彩的语言艺术作品,传播了深厚的中华语言的艺术魅力,圆满完成教育部的展演任务。

此次展演活动是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育暨青年局组织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优秀师生代表,为港澳门同胞们呈现了经典朗诵、快板、小品、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表演,带来了一场语言艺术文化的盛宴,共同体味中华雅言经典之美。

本次展演活动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佟冰教授带队指导,13级杨霞和15级白欣鑫同学创作了精彩的诗歌朗诵节目——《热爱生命,跨越自己》,该朗诵文本选自我校校友汪国真先生的诗作,充分体现出我校特色,并传达出热爱生命的青年精神风貌,受到了一致好评

5月23日下午,“2017内地大学生优秀朗诵作品澳门展演会”在澳门圣保禄学校礼堂顺利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薛晓峰、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梁励、以及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展演活动。在澳门站的展演上,形式多样的语言类节目充分体现了内地师生们用有声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传承文化、沟通情感的风采与魅力,而师生同台的精彩演绎,也让浓厚的教学相长意蕴得以增添,现场反响热烈。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局长梁励感谢参与展演的师生为澳门学生提供了欣赏高水平朗诵作品的机会,普通话教育对特区全面落实“一国两制”,建设成为“一中心一平台”十分重要。她表示,欢迎并期待展演团明年再次访澳。

 

5月24日,活动进入第三天。今天,展演团全体成员在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和教育部语用司宣传推广与教育处处长容宏的带领下分别走入圣罗撒英文中学、河东中葡小学和坊众学校。我院师生们被分配到河东中葡小学与小学生们进行互动,在互动中,不仅教小学生们朗诵古诗,还教他们读起了绕口令。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形式多样的演出,个性定制的节目,真正做到了分享和互动,受到了当地师生的喜爱。

 

5月25日,“2017内地大学生优秀朗诵作品香港展演会”在香港顺利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常务秘书长黎陈芷娟、教育部港澳台办常务副主任赵灵山、香港中联办教科部部长李鲁、GAPSK语文推广委员会首席顾问张丹教授、教育部语用司宣传推广与教育处处长容宏出席并观看了本次展演会。

赵灵山在演出前的致辞中说:“香港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香港同胞学习和掌握普通话,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香港的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有助于发挥香港‘一带一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今年,我们请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的师生代表,历时三个多月精心准备,给大家呈现一场语言文化的盛宴,共同体味中华雅言经典之美。”

 

展演会的最后,所有参演师生上台合唱了《东方之珠》,在欢快的歌声中,演出圆满结束。

随后,GAPSK首席顾问张丹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香港能欣赏到这种高规格、高水平的普通话有声语言艺术演出特别难得,衷心希望你们以后能常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普通话的魅力!香港校董学会主席高家裕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天看到你们的演出,两个字就能表达我的想法,就是感动!看这场演出,我越看越兴奋,可以说我的情绪完全被你们带动了,你们非常有礼貌,说话也很得体,各个都很可爱,你们代表着国家的希望。

 

5月26日,活动接近尾声之际,全体师生分成两队,分别去往福建中学和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进行了交流互动。我院师生被分配到东华三院冯黄风亭中学,在香港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吕雪云校长热情接待了展演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和该校推广学习普通话的情况。随后,交流活动正式开始。活力四射的舞蹈、妙趣横生的绕口令、惟妙惟肖的配音秀、分角色朗读的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台下初一、初二的同学们,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十余名同学还积极地上台和哥哥姐姐们互动。

 

随着香港福建中学和东华三院冯黄凤亭中学的交流互动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港澳展演就全部顺利结束。我院师生为期一个多月的认真排练,旨在为港澳同胞带来精彩的有声语言艺术演出,共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两位同学也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是永生难忘的记忆,希望以后多参与这样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有声语言不仅是交流思想和传递情感的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和标识,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中华民族文脉的根源。诵读经典让我们不断回望历史、走向厚重,让我们不断回望文化、走向经典。用语言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用声音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记者:13级播音与主持专业杨霞